北京 010-53779811
武漢 027-83608232

經典觀點
聯系我們
地址:西城區西直門南大街2號成銘大廈C座903室
電話:010-53779811(市場部)
作客搜狐聊天室:問診銀行理財
- 分類:媒體觀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1-09-09 00:00
- 訪問量:
作客搜狐聊天室:問診銀行理財
【概要描述】伴隨著股市的跌宕起伏,銀行理財也遭遇了潮起潮落。居民巨額的儲蓄存款向理財產品轉換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近期頻頻暴露的“收益門”事件已經使銀行理財產品的信譽遭受重大影響,為此搜狐理財聯合《21世紀經濟報道》邀請業界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 分類:媒體觀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1-09-09 00:00
- 訪問量:
伴隨著股市的跌宕起伏,銀行理財也遭遇了潮起潮落。居民巨額的儲蓄存款向理財產品轉換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近期頻頻暴露的“收益門”事件已經使銀行理財產品的信譽遭受重大影響,為此搜狐理財聯合《21世紀經濟報道》邀請業界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訪談主題:
1.誰來為銀行理財的風險負責?
2.如何使銀行理財健康發展?
3.投資者和銀行各有什么樣的義務和責任?
訪談嘉賓:
1.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教研部主任 康以同
2.資深理財專家 曹文博士
3.中國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業務經理 王鶴丹
訪談嘉賓(從左至右):康以同、王鶴丹、曹文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光臨搜狐嘉賓聊天室。我們今天聊的主題是問診銀行理財。我們知道伴隨股市的跌宕起伏,銀行理財也遭遇了潮起潮落。居民的巨額儲蓄向理財轉化是一個大趨勢,但是最近頻頻暴露的“收益門”事件使銀行的信譽遭受了很大的影響,誰來為銀行理財的風險負責,投資者和銀行各有什么樣的義務和責任,如何來使我們中國的銀行理財健康發展,這是我們這次聊天的核心問題。
同時,我們《21世紀經濟報道》要發布一個中國金融理財的一個年度報告,還有中國金融理財的金貝獎也要發布,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促使中國金融理財業更加健康的發展。我們有句口號就是“理性是金,慧眼是財”,在理財當中我們強調的是理性,而不是狂熱,這是我們一貫的負責任的態度。今天來到我們聊天室的嘉賓我來一一介紹一下,北京賽諾經典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曹文博士,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教研部主任康以同老師,中國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市場營銷處王鶴丹女士。
我們就開始今天的議題。我們知道投資股市,可能大家都知道這句話,叫“股市有風險,投資要謹慎”。銀行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的,從風險的分擔和法律責任來說,投資股票和買銀行理財產品有什么樣的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人和銷售銀行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我們希望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界定,投資者和銀行如果一旦出現了浮虧或者虧損的時候,希望大家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避免有一個扯皮。
先從這樣一個問題開始。先從曹總開始吧,曹總持有美國南加州大學的金融學的博士學位,我們想聽聽您的看法。
?。ㄗ骺退押奶焓遥簡栐\銀行理財圖片2)
北京賽諾經典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曹文
曹文:先講三個有趣的現象,一個是08年和07年銀行網點的場景今昔不同又相同。07年的時候我們銀行排長隊,行長坐不住了,今年上半年,銀行不排隊了,銀行的行長也坐不住,為什么呢?理財產品和中間產品的銷售陷入了淡季,這是一個現象。第二個現象就是理財產品從銀行產品的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低端產品,雖然遇到一些困難,但是沒有影響到高端業務的發展,因為私人銀行業務今年還是在蓬勃發展。第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海外和國內的情況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比如美國次貸危機也是一個市場遇到了困難,中國的理財也出現了浮虧、實虧,但是美國次貸以后,我們看到有許多銀行家、投資銀行家紛紛引咎辭職,而在中國好象沒有人,特別是沒有高管對這個市場的過失、投資人的損失負責。
剛才主持人談到股市投資和理財市場的關系,我想講這么三點看法。第一就是股市的投資具有直接性,在中國這個市場,任何客戶都可以選任何股票,但是銀行的理財具有間接性,必須通過銀行來完成投資。第二就是控制的主動性有差別。股市投資客戶有相當的控制力,只要開市他就可以買賣,但是銀行的許多產品并不是想賣就可以賣得了,他有一個合同規定的時間限制。第三,銀行的理財產品更為復雜,他可能高度依賴于股市、匯市、債市等多重市場,而股市,我們認為是一個單一的市場。所以從直接和間接、主動與被動,以及它的復雜程度來看,我認為這三個方面使他們存在明顯的區別。
?。ㄗ骺退押奶焓遥簡栐\銀行理財圖片3)
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王鶴丹
主持人:王女士在中國工商銀行長期做金融理財產品,給我們也談談。
王鶴丹:首先我非常同意曹文博士的見解,尤其他講的三點不同,投資的直接性跟間接性,控制力的不同,以及復雜程度的不同,總結的相當全面。我針對我自己工作的領域,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投資這個方面,談一點我的看法。針對剛才曹博士談的第三個方面的不同,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復雜程度更高,跨越的市場更多,他的收益對于多個市場的依存度比較強,就這個特點來說一些我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理解。 可以說中國的銀行理財產品問世,基本上是始于2005年年末、2006年年初,可能真正推出是在2006年年初。最初的這些銀行理財產品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點的,他主要是投資于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債券市場,是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
隨著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銀行理財產品逐漸向一個更為復雜的趨勢發展,可以投資的工具逐漸在增加,首先債券市場投資之后,我們出現的另一種理財產品是信托投資型理財產品,它的投資工具主要是一些優質的信托貸款項目,在銀行設計理財產品的時候,更多的是立足于對客戶本金的一種保障,其次才是對收益率的追求,銀行在最初選擇信托貸款項目的時候,會著眼于那些國有大型銀行,或者是股份制銀行,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可能發生的信用風險。
繼信托投資型產品之后,又逐步步入了一個更加廣闊的領域,06年年末開始,隨著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銀行理財產品開始逐漸涉入資本市場,我們由于不能夠直接通過客戶的理財資金投資資本市場,我們也是選擇以信托作為一種平臺,用信托這個平臺來實現新股的投資,出現了新股申購型的理財產品。從整個去年的銷售情況來看,新股申購型理財產品幾乎占了整個市場份額的60%,是非常熱銷的一個產品。
其實業內的同行們都會很了解這個產品,主要是它的風險相對來說較少,收益比較有保障。他主要是通過大資金的新股申購,提高資金的中簽率,再通過上市獲得比較可觀的收益。這個產品從去年投資者的反饋來看大家也都是比較滿意的。跟新股申購同時發展的還有QDII的理財產品,這個政策的出臺,從06年來看,這是國家出臺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政策,為境內投資者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07年以后,監管當局放寬了QD的投資范圍,國內的投資者的資金可以投資于香港市場,之后政策范圍都有進一步的擴大。說到銀行理財產品大致的分類也就是這些,從工行來說,我們把上述這些產品簡要的歸納為三類,第一類就是剛才談的債券類和信托投資類理財產品,它可以被歸納為固定收益類產品,第二類就是新股申購類,同時還有一些基金的理財產品,這個可以被歸為資本市場投資類理財產品。第三類就是剛才談到的QDII產品,可以被歸納為境外市場投資產品。工行的理財產品大致是分為這三類。
從工商銀行的理財業務的發展理念來看,我們是秉承著穩健、求實這樣一種投資風格來為理財產品進行設計、投資,以及包括產品售后服務的一些維護,我們是本著對投資者的本金安全負責,同時盡可能的提高我們的投資管理能力,為理財者、投資者博取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理想的收益。目前我們所有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以及資本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包括境外投資的理財產品,在業內都保持著相當好的口碑。
?。ㄗ骺退押奶焓遥簡栐\銀行理財圖片4)
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教研部主任
主持人:康老師有什么看法,股票如果虧損了可能沒地方找,只能怨自己,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有一些不一樣。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康以同:剛才曹文博士概括的很好,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投資者在金融市場進行投資,只不過股票的投資是直接進行投資,理財產品,實際上你要委托銀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機構在市場上進行投資,這是最大的差別。從風險承擔的角度來說,其實都是投資人自己承擔風險,就我們國家的情況來說,最近一段時間之所以理財產品引起大家的熱議,我覺得還是理財產品在我們國家出現的時間比較短,這是很重要的原因。
股票市場畢竟在我們國家也就十幾年的發展歷史,很多人已經親身在股票市場上經過了大風大浪,體驗了獲得高收入的快樂,也碰到過巨額虧損的痛苦,但是時間非常短。從投資者、監管者和銀行來說,缺乏一個比較好的經驗。我認為這些理財產品的發展,跟投資者的成熟,還有金融機構管理能力的增強,都需要經過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完整的經濟周期,經過完整的經濟周期之后,你的產品,你的理財能力和你的理念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否則的話,只是在經濟高漲時期,或者股市高漲時期,理財產品都會盈利,但是一旦經濟發生逆轉,你的產品收益就會出現大幅度虧損。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磨煉,投資者和產品,還有監管者都會慢慢的成熟起來。
主持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非常多,有人統計去年一年就有3000多種。從這些銀行理財產品來看,現在大家有各種各樣的抱怨,到底有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哪兒呢?
曹文:第一,目前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它的原始功能,或者叫核心功能,還是比較缺失的。為什么會出現理財產品呢?這個行業為什么會出來?它有一個原始功能,天然的功能就是為了避稅,與遺產稅的開征直接相關。但是在中國,現在它的核心功能發揮不出來,這是一個。
第二個是產品功能的交叉度太低。剛才王女士談到了信托,有些是體現安全保障的信托產品,有些是體現高風險的產品,有一些是體現高收益的產品,所有風險和收益的匹配如果沒有交叉,客戶只能買單一的產品。理財產品它最大的亮點是什么?是能進行組合,如果功能上不能組合,就很難發揮它的優勢。第三個,我們境外的產品太少,中國的銀行在境外的機構少,對全球風險的控制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對全球資本市場,在不同貨幣種類之間市場利用效率和控制能力還比較低。這是目前理財市場發展的三大瓶頸。歸根到底,目前的根源還是在于產品功能交叉度不夠,一定要實現不同功能、不同類型的產品之間的交叉,真正做成一個成熟的、整合度很高的、在法律上有突破的新的產品體系。
主持人:王女士從工行的角度,大家一般感覺工行的理財產品比較穩健,工行在貫徹什么樣的理念,才會出現這種大家比較認可的局面。
王鶴丹:我想之所以工行在投資者中間有這么一個穩健的投資形象,可能主要是我們在嚴格的貫徹監管部門的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面我們執行的比較規范。
首先,銀監會在06年先后對個人理財業務的規范出臺了兩個文件,一個是中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辦法,還有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這兩個文件其實已經把銀行在做理財產品研發、設計以及投資,包括售后服務方面做了相當細致的規范。同時,在今年,某些銀行的負面報道出現之后,銀監會又進一步對這個行業的規范進行了明確,出臺了一個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有關部門的通知,對部分商業銀行沒有按照規范執行的一些理財行為進行了整頓。對于我們行來說,一個是在執行政策方面比較堅決,比較規范,首先我們行的理財產品絕對不會突破銀監會所規定的理財資金的門檻,從來不會違反。同時,對于風險揭示,對于了解我們客戶的環節,我們做的也是比較到位的,比較充分的。我們的客戶在進行理財產品認購的時候,客戶經理會根據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以及投資經歷對他簡單的進行一個風險評估,之后才會為他推薦一些相對來說適合他的產品,要做到這一點,可能對于投資者和銀行,是雙方面都比較負責的做法吧。
曹文:我想補充一下,我們從去年年初到現在一直對北京地區的理財市場進行持續監測,這里面有幾點,第一點,這次理財市場從高潮到低潮,這里面充分的顯示了大行的風范,為什么叫大行的風范?現在所出現的問題集中暴露的都是中小銀行,第二,從工行的情況來看,我們監測的結果顯示,他有四方面是其他銀行不具備的,第一,產品設計的安全性,第二個,風險提示的充分性,第三個,銷售人員的規范性,第四個,服務收費的規范性。這四個方面,他的滿意度都非常高。也就是客戶對工商銀行的規范經營是高度認可的。當大潮退卻的時候,大家才知道規范能駛千年船。中國目前的理財市場雖然發展很快,但是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還必須以保險和保障功能為主,安全是第一位的。這就是要把對產品的安全性放在首要的地方,對公眾的風險提示放在突出的地方,這是非常重要的。
王鶴丹:謝謝曹博士。
主持人:曹總的觀點非常恰如其分。從我的個人感覺來看,你的收益低一點沒關系,如果在本金出現了巨額的虧損,投資人可能就嚴重抗議了。
曹文:當這個市場非常好的時候,不用動腦筋賺錢的時候,大家都賺錢的時候,人們會忽略它的風險和安全,當這個潮水退下來的時候,人們才真正看到哪些銀行是可以依賴的,可以依靠的,哪些東西是它的根本,這個時候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要在去年這個時候我們談理財風險,沒有人聽你的,因為見到一個人就是賺錢的,但是現在不同了。這個過程也很好,也是教育了公眾,也是警示了投資者。
主持人:康老師對這個問題什么看法?怎么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匹配?
康以同:我剛才不知道王女士介紹的產品實際情況如何,從我們普通消費者的情況,工行應該是比較穩健的銀行,但是我不知道他們銀行的理財產品的收益如何,因為這畢竟是一個對等的,是相互有關聯的問題。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應該說首先考慮的是本金的安全,但是在特殊的環境下,像去年的情況,利率非常低,投資者要追求比較高的收益,所謂他能跑贏CPI,否則的話你的錢就是在虧損的,光保存住本金是沒有意義的,保存住本金就是虧損,你放在銀行里就是虧損。 這對銀行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你怎么能設計出這樣的產品,讓消費者跑贏CPI,能在低利率高通貨膨脹時期,他能夠保持著本金的升值。我們現在其實也沒有看到相關的比較系統的研究或者統計,在中國的理財產品市場是否存在著相對來說高風險和高收益有關聯的研究,也沒有看到比較系統的研究。所以讓我現在做這么一個判斷,我覺得還是有點困難的。應該說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但是我們國家實際情況如何呢?我沒有看到相對系統的統計或者分析。
主持人:從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來看,有什么收益門、零收益事件、背后清盤事件,發現有些產品并不僅僅是市場情況不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產品的設計,他們即使市場情況好,達到預期收益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還有一些產品設計的非常復雜,跟各種數據掛鉤,投資者其實是很難看清其中的道理的。但是投資者用腳投票的這個市場機制很可能起不了作用,最終就出現了對雙方都不利的結局,投資者出現了虧損,銀行的信譽也受到影響。在中國這樣一個理財市場發展的起步階段,怎么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
曹文:避免這種事情發生,我覺得銀行還是要負起主要責任。
主持人:銀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銷售通道的作用,也應該負起這個責任。
曹文:銀行不僅僅是一個渠道商,有的同志可能還會提到買者自負的原理,這只說對了一半,還有一個賣者自負的原理,在理財產品銷售之前和銷售過程之中,必須賣者自負,銷售完成以后,對這個結果應該是買者自負。賣者自負,有八個責任,他應該負起這個責任,銀行必須負責,第一是主動告知,強調主動兩個字,所有有關產品的信息、程序和客戶的權利都要告知。第二個是教育提示,公眾知道的信息還是非常有限的,特別是有些結構性的產品、掛鉤性的產品非常復雜,一般學金融的人都很難懂,老百姓更不懂,老百姓不懂并不是說銀行要放棄,銀行仍然要對其中任何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足夠的提示。第三個就是風險警示,在銷售理財產品的時候,應該給客戶一個承諾書,就是說客戶已經足夠的知道了其中的任何風險,這是一個警示。第四個,限制選擇,對那些不適合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或者說不適合購買一些復雜理財產品的客戶,應該限制準入,不能讓客戶進來,特別是70歲以上的人,不能讓他們選擇那些復雜的產品,他無法閱讀獲得的知識和信息,出現問題以后,也沒有任何的風險防范能力,老人的決策都有盲從性。所以要限制選擇。第五個,要保護隱私。通常在一些銷售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說康老師買了某某基金產品,買了多少,賺了多少錢,無意之中,實際上是對客戶信息的透露。第六個是創造收益,銀行應該盡可能的對可預見的收益努力的進行維護。第七個是管理投訴,當消費者遇到問題的時候,他有渠道去解決他的問題。最后一個,賠償過失。就是由于銀行未履行法定的職責或銷售人員出現的失誤、不當等,銀行應當賠償。所以銀行在整個理財市場,目前我認為還是一個強勢的,就應該履行更大的責任。作為消費者,我覺得也應該履行一個買者自負的責任。
我這里有這么幾點建議,第一個建議就是希望勿從眾,就是不要從眾,因為羊群效應,有的時候可能把人帶到一個財富的高端,有時候可能把人帶到一個財富的深淵,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是所有的銀行理財產品都適合自己,購買理財產品更多的要堅守個性條件。第二是要常自省,自我反省,反省市場的實際情況和理財的目標,正確的評估能夠承擔的風險。第三,多預警,多從悲觀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總是從樂觀的角度考慮問題,要綜合自己在銀行理財、股市、其他的投資市場,所有的資產情況,從風險損失的角度多進行思考。第四個就是賣者自負,買者自負,一旦和銀行形成合同關系,對這個結果它本身帶來的無論是贏還是虧,無論是勝還是負,客戶要有承擔足夠風險的能力。在整個理財產品的設計、銷售和整個環節,銀行要堅持賣者自負,客戶購買后要堅持買者自負,風險共擔這么一個原則。
主持人:買者要有責任,賣者也要有責任。工行雖然沒有出現這種產品的問題,王女士有什么好的建議,讓我們避免壞的現象發生,給投資者帶來不利的影響,怎么避免呢?
王鶴丹:剛才曹博士的總結非常全面,從今年年初開始出現的巨額虧損的這些事件,隨之而來的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很多質疑,包括一些負面的報道也是大家都看到的,也是大家都不希望發生的。但是一個新生事物從它的產生到發展,重復的過程中,我想不利的局面可能對它也是一種促進,對它的成長是一種促進。
像剛才曹博士說的那樣,其實按照銀監會的要求,確實很早的時候就給理財產品提出了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的理念,這個理念對銀行來說非常重要。我想先從賣者有責這個角度來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國際市場出現了巨幅振蕩,股市大幅下挫,今年年初出現問題的一些產品主要是一些銀行系、基金系的各類QDII產品,這個產品可能是這個問題的導火索,或者是比較集中出現的部分。
甚至有一些報出虧損或者是個別銀行,因此把這個產品清盤,在某種程度上在市場上引起了一種不安的情緒。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以QDII為代表的投資于境外市場結構化的理財產品確實面臨著非常多的壓力,首先是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國際市場的動蕩,造成了市場的變化莫測,對我們國內的銀行和投資者,其實相對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在市場中,其實銀行在理財市場中也是后來者,也是需要不停的摸索、學習,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的。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幣的大幅度升值,并且存在繼續升值預期的情況下,國內缺少有效的匯率風險的避險工具。而我們QDII產品,只要以人民幣為本金投資境外的QDII產品,必須都要把人民幣升值期間的升值部分掙回來,這樣才能談到收益,而要做到這一點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再加上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的巨幅振蕩,也增加了QDII產品投資的難度,也是導致這些產品出現虧損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但是我們也相信,雖然QDII產品現在面臨著一定的困難,但是這個困難應該是暫時的,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還有人民群眾財富的增加,以及國內市場的更加開放,國內資金走出去分享國際市場,這是一個大勢所趨。QDII產品也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為國內投資者提供了一條很好的政策通道,這也是對長遠而言我們看好QDII的基礎。這主要是從銀行角度來看的,我們客觀的分析市場的一個現狀,以及人民幣幣值升值壓力,給產品設計帶來的困難,我們的一個客觀的評價。
從另外一個方面,銀行在做好投資者教育,向客戶充分揭示風險,對于客戶的維護方面,我再談幾點,銀行做到哪些工作。第一個是要做好投資者教育,清楚的向客戶揭示產品風險,應該按照客戶風險承受度的不同將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客戶。第二是增強自身的投資管理能力,這是銀行理財為投資者負責的一個關鍵部位,銀行應該發揮對金融市場熟悉的專業優勢,設計好產品,做好投資管理,以投資收益維護投資者利益。第三是對于已經銷售的理財產品,銀行有義務做好產品的后續跟蹤服務,提高產品透明度,讓投資者能夠清楚的獲悉所投資產品的市場變化情況。
第四,銀行要做到行業自律,應該充分考慮投資者的接受程度,不要把過于負責,以及高倍速杠桿產品向大眾銷售,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一些理財產品,確實是有些說明書連專業人士都不能看懂,這是對市場及其投資者不負責任的行為,前幾年臺灣投資者就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損失,大陸銀行應該引以為戒。同時作為銀行理財產品的工作人員,我們也希望新聞媒體對銀行理財予以更多的關心,畢竟國內的理財市場剛剛起步,銀行和投資者都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地方。
康以同:我受他們兩個人講的啟發,我補充一點,我覺得銀行應該幫助投資者做做分類,投資者也應該把自己分類,我們銀行一個是和國內金融市場掛鉤的理財產品,這一類產品相對來說風險比較低,可以觀察,甚至某種意義上你可以控制,但是和境外金融市場掛鉤的理財產品風險比較大,投資者本人幾乎不知道銀行在怎么操作這些資金,有金融知識相對比較豐富的,可以做和境外金融市場掛鉤的理財產品,相對風險承受力比較低的投資者最好做一些和國內金融市場掛鉤的理財產品。
主持人: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來進行分類。
康以同:對,銀行應該有這個責任。和國際金融市場掛鉤的理財產品風險非常高,而且中國所謂的機構投資者都是一些剛剛成立的機構,他在國際市場積累經驗很少,根本左右不了市場局勢,風險非常非常大。我們現在幾乎沒有區分,都是一樣的標準,向投資者宣傳這些產品。
曹文:一是銀行要主動定出一個標準,把客戶進行分類,有投資冒進型,有投資積極型等等,分的越細,風險的匹配度越適合。第二,就是客戶要自省,自己要明白自己是處于哪個層次,哪個檔,是屬于積極冒險型的,還是謹慎型的,還是保守型的,在哪一檔里,這兩個都要有一個匹配度的問題。銀行要負責,客戶要自省,把這兩個匹配合在一起,我覺得就能實現專業的盈利。
康以同:我看現在國內銀行有的也在做這項工作,但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能純粹的從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這方面給你做一個簡單的分類,然后告訴你說你屬于風險中性或者是高風險承擔者,但是這樣還不夠細,他確實沒有幫助客戶充分認識你自己是屬于哪一種類型。
曹文:首先要把客戶分群,客戶是屬于高風險型還是冒進型還是謹慎型,先分群。在購買具體產品的時候,還要分類,即便客戶是屬于積極投資型,但是這款產品按照我目前資產的情況來看可能也不適合。所以要一分二分深入分,這樣才能一對一的專業營銷,才能規避一些風險。
康以同:這樣銀行才能留住客戶。
曹文:境外銀行是這么做的。
主持人:但是這跟銀行的利益是有沖突的,比如銀行我就是多賣我的產品,如果我對他進行風險區分的話,可能這些客戶就不買我的這個理財產品了,這個矛盾怎么解決?
王鶴丹: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其實是相當合適的行為,銀行對于客戶的充分了解,深入的分層,這個工作其實是一個銀行跟客戶雙向增加了解的一個過程,對客戶的充分了解可能是留住客戶,最好的為客戶服務的一個必要的地方吧。
曹文:理財跟一般的金融消費不一樣,他有一個生命周期,這個很重要。如果沒有這個理念的話,就不要從事理財了。不能做一次性買賣,它涉及到遺產、稅收這些東西,幾代人都可能在這里面。所以從時間序列來講,銀行獲利是非常豐厚的,只有客戶的忠誠,銀行才能獲利。如果銀行的信譽沒有了,他在整個市場上很難再生存下去,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主持人:我們對投資者有什么樣的忠告呢?
王鶴丹:從目前國內一些經濟數據來看,物價上漲比較快,股市也出現一些振蕩,人民幣升值預期很強烈,還有一些加息的預期,在這個背景下,作為一個銀行的理財人員給廣大投資者一些建議吧,首先我想強調的是銀行理財產品他不等同于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他是有風險的,甚至包括理財本金虧損的風險,投資者在選擇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不要以為銀行理財產品跟銀行存款一樣,所有都能做到保本保息。
第一點,最重要的是投資者要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認識,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的風險偏好,適合購買什么樣的理財產品,自己是追求保本的,還是追求不保本的,但是可能有一種潛在的高收益的產品呢。如果是希望保本的投資者,在我們這邊會被歸為穩健投資型的投資者,我們建議這種投資者最好還是關注安全性高的,收益相對有保證的固定收益類的產品,比如說投資于銀行間的高信用等級的債券,一些優質的信托貸款項目,投資這一類產品。
第二,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還要對產品的風險水平有所了解,因為目前還是有一些銀行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規范的行為,即便是銀行的客戶經理沒有介紹清楚,投資者為了保護自己的收益和本金的安全,也應該對自己所購買的產品進行一些詳細的了解,避免盲目投資。不要弄到到頭來自己都不知道買的產品是什么樣的產品。我個人的建議是不了解,不購買,要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
第三,客戶要進行合理的投資組合的配置,投資者應該整理考慮自己的金融資產,并對不同的產品進行合理配置、分散風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從銀行理財產品、股票、基金、保險等投資工具可以進行綜合的選擇。而銀行理財產品本身,他也有高、中、低風險的差別,要對銀行理財產品不同風險有清楚的了解。最后一點,
第四點,建議在目前的資本市場波動較為劇烈的環境下,投資者更適合做一些期限比較短,安全性比較高的產品,不要為了追求收益而盲目選擇高收益產品,而承擔太多的市場風險。
康以同:我提兩條,一個,我覺得投資者首先要加強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在投資任何產品之前,應該對這個產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投資者也應該做到貨比三家,現在銀行很多,產品也很多,但是還是應該做一個比較,你選擇做最好的銀行,風險能力管理最好的銀行,產品設計最合理的銀行,這樣做到把你的風險降到最低,就沒什么問題了。
網友問題:前段時間有一個銀行QD產品虧損達到60%,銀行提醒投資者要認虧清盤,請問專家對這個問題怎么看,銀行真的不需要負什么責任嗎?
曹文:對消費者和銀行之間的責權利都要有一個詳細的規定,如果沒有一個法律,大家現在只是憑感覺說誰應該負更大的責任,現在全部是憑感覺,無法無據,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去衡量,所以我們希望監管部門盡快出臺一個現代銀行服務法,詳細的規范整個銀行和消費者之間的責權的關系,現在制定的指引還是一個框架,沒辦法作為法律細化的依據,所以現在打官司都很難打,大家都是憑一種感情,或者一種感覺,誰是弱者,誰就應該獲得同情,誰是強者,誰就應該賠償,只是一種感覺在起作用。金融消費者和銀行之間的關系終究是一種法律關系,現在沒有一種詳盡的法律來說清楚責權利的關系,如果再出現什么問題就非常難辦。
王鶴丹:確實像剛才曹博士所說的,我覺得這樣一部能夠更有效的界定責權利關系的法律的出臺可能更能夠確定銀行和投資者之間在一些事件發生的時候,能夠更加明確雙方的責任和權利,能夠界定清楚過失方。
主持人:更好的貫徹賣者有責,買者自負。
主持人: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的聊天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也衷心的祝愿投資者都能有一個好的收益,但是這種好的收益是建立在你的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的,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收益。我們還是那句話,理性是金,慧眼是財,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我們這次聊天就到此結束,我們也希望在金融理財金貝獎的頒獎現場,能夠與網友再次見面,同時,我們金貝獎的網絡投票正在進行當中,也希望大家踴躍投票。謝謝大家。
發布時間:2008-5-4 發布人:賽諾經典
電話:010-53779811 傳真:010-53779801-8806(北京總部)
電話:027-83633626 傳真:027-83608233 (武漢中心)
Copyright ? 2021 sino-classic.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05026706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